隨著亞太自貿區的建成,必然中國糧食價格會隨之波動。中國玉米先天優勢會得到進一步發揮。逐漸成為亞太糧食統購加工的重心。對于單純的以糧食種植和收購的單一產品單元的企業來說必將淪為淘汰的邊緣。而化解風險***的辦法就是增加產品線,從上游向中下游進展。逐步形成糧食產供加工一體化模塊。2山東面臨日韓,是日韓基礎農產品的采購基地。隨著關稅清零,糧食深加工行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特別是玉米深加工高附加值產業。必然是成為下一個產業風口。3產品的品質取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作物的本身質量另一個就是機器與生產工藝。資本的進入對老舊的市場,無論是從觀念,效率還是渠道都會帶來極大的沖擊。充足的資本帶來的是行業工藝和機器的革命性改進。形成了新一輪對落后產能與落后效率的淘汰。
山東是玉米傳統種植基地,資源優勢明顯。本項目的建設對糧食生產形成良性循環,優化產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對糧食產業化經營有著樣板示范的作用。對農民增收和本地財政增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于玉米生產形成產供銷一條龍。使農民增收,社會穩定。從而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項目建設切合農業發展方向,是非??尚械?。
玉米是多種產品的主要原料?,F在主要的是飼料加工和食品加工。伴隨著日韓自貿區的形成,日韓市場內的玉米需求陡升。而日韓需要的原料不是玉米而是經過玉米深加工后的原料。經過調查,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大量玉米。僅2020年至7月份。中國已經從美國進口了900萬噸玉米。這些玉米不但彌補了自身的需求,大多數都是出口到了日韓。美國在退出tpp協議之后,日韓進口美國農產品一直都是有貿易壁壘。而中美達成的采購清單,玉米的關稅則是被降至很低。讓中國轉出口形成了巨大的優勢。而在亞洲自貿區形成之后,中國對日韓關稅降至為零。幾乎形成了產業碾壓之勢。山東坐擁日韓前沿,玉米加工產能勢必進一步增加,形成未來以東北和山東為亞洲玉米生產基地的基礎。